虽然“十一”黄金周并非空调行业旺季,但一场由龙头格力领衔、行业所有品牌都轰轰烈烈参与的价格战还是让市场呈现“小旺季”情景。昨日获悉,黄金周期间卖场空调成为增幅最大的家电品类,一些品牌也反映空调销量相对去年翻倍。
但业内对这种“繁荣”能否持续普遍保持怀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已确定进入微增长时代,格力发动价格战原因主要在于过高的增长目标和美的持续追赶的双重压力。对于格力打出的“血洗空调行业”的旗号,二线品牌有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不一样的品牌定位不一样,我们自有生存空间”。
9月底,空调行业龙头格力发动价格战,了解到,格力空调价格降幅最高达到30%,最热销的产品价格降幅也接近10%。一线品牌美的、海尔也迅速跟进,而二线品牌志高、奥克斯、格兰仕也不甘示弱,应声降价促销。虽然降幅不一,却让黄金周空调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价格战情形。
传统上,“十一”已经被认为是空调淡季的开始(旺季为5月到9月),但价格战却把今年的空调淡季变成了旺季。昨日,广州苏宁有关人员向介绍:“空调成了黄金周期间增长幅度最大的家电品类。”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广州苏宁空调销量同比增长76.5%,远高于冰箱、洗衣机的增幅。
以专卖店渠道为主的广州格力则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黄金周期间销量达到4600万台,去年同期2000万台不到。”也就是说,广州格力空调销量在黄金周期间实现了翻倍增长,这在促销越来越难以形成实质销量增长的家电市场显得很亮眼。多家空调企业均向介绍黄金周期间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幅,证明了价格战对于空调市场的拉动作用。
虽然年年黄金周都是家电促销季,但今年不同于往年的地方在于,挑起价格战的是牢牢占据空调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定位高端价格坚挺的格力。有观点认为,格力的目的是清库存。对此,接受媒体采访的空调经销商并不赞同:“行业对库存缺少准确的统计,但能确定今年的库存绝不会超过2012年。”2012年是空调行业的寒冬,不少企业产品积压严重。行业专家判断,格力挑起价格战的最根本原因是自身面临巨大压力。
一方面,整个空调行业已确定进入微增长时期。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4冷年(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16.24%。但行业人士却普遍判断随着一二线市场保有量的增加和房地产市场的冷却,“空调行业高增速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而格力给自身的目标却是从2013年的1200亿元营收增长到2014年的1400亿元,增幅17%,不过其上半年仅完成507亿元营收,同比增8.3%,完成全年目标压力巨大。从长久来看,董明珠2012年号称“五年再造一个千亿”,意味着每年都要增长200亿元,在行业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完成这个目标困难重重。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格力的老牌竞争对手美的近两年的强势反扑。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调业务实现盈利收入416.93亿元,增长18.24%,增速是格力的两倍。“美的仍然在收复失地的阶段。”行业人士分析,美的通过近两年的调整已经稳住阵脚,这势必引起格力的警惕。
对于此次格力发动价格战的影响,不少分析指向压缩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的生存空间。但诸多二线品牌却不以为然。一向以“价格屠夫”形象示人的格兰仕有关人员表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和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同样都是降价,格兰仕仍然具有性价比优势。二线品牌的领军者志高内部人士也向明确说:“二线品牌也有自己的活法,我们会根据具体市场情况调整自身的经营销售的策略。”
仍然存在空间的三四级市场也让二线品牌更加乐观。据悉,与城镇家庭百户空调拥有量达到130.2台相比,目前农村空调百户拥有量还不到30台,远远低于冰箱、洗衣机、电视的保有量。行业人士分析,空调市场的格局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会因为一次价格战就改变。
但对于价格战对整个空调行业的影响,行业依然存有顾虑。空调行业观察人士刘荷清就表示:“国内空调在技术和可靠性上相对日本企业仍有差距,如果主打品质的格力都走上价格战的路子,对行业的长期发展绝不是好事。”在他看来,行业微增长时代,市场主导地位依然要靠技术和品质去赢得,价格战永远都只是短期市场策略,企业更应当有长期一贯的坚守。